点废为金----

作者:杨陈慧 时间:2024-05-10 点击数:

交院绿色建材创新团队瞄准我国道路固体废渣存量大、废料外运加工成本高、运输环节CO2排放高等现状响应国家绿色双碳、节能减排的政策号召,依托杨征勋绿色建筑材料技能大师工作室,从传统固废再生技术混凝土原材料级配不良、环境适应性差、传统工艺环节繁琐、力学性能差、造价高、施工指导性差等技术难题出发,自主研发了高性能复合添加剂、全再生骨料制备再生水泥混凝土技术、无机固体废弃土石方就地再生技术 3项关键技术。从2022年11月开始在省内外16个项目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,形成典型案例5例.其中张井路项目产生收益216万元,为提升环保新质生产力交出了交院答卷。

1.项目研发与实践过程

1)一线调研,建问题清单

响应双碳号召,开展产业现状调查17次,形成调研报告2份。应用大数据技术,建立问题清单,抓取道路固体废渣存量大、废料外运加工成本高、运输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高引发的6类典型问题。

2)工学结合,定研究流程

在指导教师团队带领下,确定“地质取样--化学分析--属性分析--熟料分析--性能研究--水化反应--调整比例及制备工艺--室内试验--分析性能及反应原理--复调激发剂成分及配比--采集试验数据--分析数据--复调激发剂成分及配比--形成配合比”研究流程。

3)分批推进,做技术支撑

    分别于2021年10月、2022年5月、2022年10月,成功研发高性能复合添加剂、全再生骨料制备再生水泥混凝土技术、无机固体废弃土石方就地再生技术等3项关键技术,有效解决6类难题,产生发明专利4项,为项目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
4)应用推广,验技术可行

    从2022年11月开始在省内外16个项目应用推广技术成果,形成典型案例5例.其中张井路项目产生收益216万元,成功验证研发产品的技术可行性。

5)供需驱动,做商业画像

    建立供需连商业模型,精准筛选施工企业、设计单位、政府机构、材料供应商为目标客户群,选定道路、市政、水利、建筑工程废渣就地处理与转化等应用场景,明确“1+3”低成本盈利模式,采用服务同盟企业、毕业生宣传、科研项目推动、政府公益服务等协同推广模式,拟在1年内实现“绿色”赢利,积极带动交院学生就业。

6)与时俱进,做产品迭代

基于项目应用数据库,3年内建成无机固废再生材料智慧检测系统,实现快速检测原材料性能,再生材料配合比和施工指导方案一键生成等功能升级,完成产品国内市场全覆盖,提升环保新质生产力,彰显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担当。

项目未来前景展望

    创新团队将继续勇担社会责任,研发原材料性能快速检测系统,提升原材料数据采集工效,解决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缓慢、无法及时获取实验数据等问题。并且通过原材料数据库、配合比数据库、施工工艺数据库三大数据库协同应用,实时收集实验数据、计算配合比,快速获取实验结果,一键生成再生材料配合比和施工指导方案。以交院双高建设为契机,“政产教研企”深度合作,打造“有土就可做基层、绿色双碳排头兵”的交院绿色双碳品牌。
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东段208号 邮编:611130 电话:028-82680064(办公)

蜀ICP备13005849号 Copyright © 2013 SVTCC.EDU.CN